做好托班新生入园的护理工作
青门幼儿园托班教师:杨春莲
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园是伴随着幼儿的哭声开始的,新入园的孩子猛然间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他朝夕相处的家人,恐惧、不安时刻伴随着他们,使他们对新的、陌生的环境产生了心理上的排斥,这种不适应的过程常被人们称为“分离焦虑期”。
一. 接触幼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熟悉幼儿园。
对新入托的幼儿,教师应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向家长介绍本园的基本情况,了解家长的需求,接触期虽然十分短暂,但双方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幼儿园了解入园新生的开始,也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第一步。
孩子从一个熟悉亲切的地方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 我们教师首先要消除幼儿与家长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增进教师对新入园儿童的了解。教师应有目的地了解其家庭情况,通过家访、与家长交谈等方面了解儿童的身体状况、爱好、个性特点、饮食起居的各种学习、家庭环境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等。随着熟悉的程度的加深,教师可以和孩子多一些接触,适当与它们单独相处,和他们游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个人偏好、喜欢的玩具、最爱听的故事、最喜欢的游戏、最大的本领、最需要老师关照的地方……概括的说,情感的建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师要真正了解孩子,教师简单的家访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与幼儿及家庭沟通,敞开大门,欢迎家长和孩子来园熟悉环境,寻找机会与幼儿交往,以达到真正的熟悉的目的。
孩子入托,家长的焦虑往往不低于孩子。孩子年龄偏低,更加剧了父母的不安,他们忧心忡忡直接影响孩子。有些家长由于对于孩子不放心,孩子在班里哭,家长在外面哭。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应主动的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的各方面的情况,如:管理、膳食、教师风貌、儿童一日生活等等。其目的是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幼儿园。
为了降低孩子在园的焦虑程度。幼儿园可以引导家长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到幼儿园院子里转一转、看一看,幼儿园小朋友的活动,认识一下老师,玩一玩大型玩具,这种“非正规”入园可以使即将入园的孩子消除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对幼儿园愉快的生活有初步的体验。
二. 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适应期是指新生正式入园的初始阶段,是幼儿单独在幼儿园渡过集体生活,适应集体生活的时期。入园开始,允许家长陪伴,让孩子自选小床、水杯、毛巾标记。对刚入园的幼儿,教师可以允许他们保持在家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尽力满足孩子的个别需要,让他们有家的感觉,如:带心爱的玩具、睡眠时间相对灵活等,允许孩子有一个基本的过渡期,以减轻心理恐惧。
孩子年龄小,适应能力比较差,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对适应能力强的孩子,引导他们自由地选择游戏,进入有序的生活,但对仍然哭闹不止的孩子,教师要重点关注,因人而宜地帮助他们调整心理上的不适,避免操之过急。对哭闹不止的孩子要有极大的耐心,一方面争取家长的配合,坚持送孩子来园,另一方面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充足玩具,丰富有趣的生活内容,可以转移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的陌生感被新鲜感所代替。当然,更需要教师以母亲的身份呵护、关爱他们。班上的教师可以多采用搂抱、亲吻安抚的方式照管他们,使他们有安全感。
孩子们开始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他们的情绪开始稳定,逐渐习惯于集体生活,对老师开始有了依恋,愿意与同伴交往,教师抓住这个时期进一步与幼儿建立友谊,加强彼此间的信任,不能过早的训练儿童严格遵守常规或对儿童提出生硬的要求,少一些限制,多一些理解,有利于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孩子适应了集体生活,教师不可忽视家长的“适应”,幼儿园可以将幼儿在园的表现变化的过程以录像的形式播放给家长看,解除他们心中的不安。
汇报每个孩子的情况是家长们的期盼,教师要耐心面对每一位家长,必要时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如:与孩子交流,聊一聊幼儿园的开心事,问一问孩子在园一天的生活,千万不要用“再不听话,就送幼儿园”恐吓孩子,引导家长调整心态,不要将自己内心的不安表现出来,以免影响幼儿的情绪。
经过一段时期的接触,熟悉和适应幼儿的生活,游戏已进入正常状态,教师可以按照预定目标组织幼儿开始各项活动,从此揭开有序的生活,按照每个幼儿发展和需要,最理解的教育将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