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正文

宽松气氛学语言(暂)
转自:远东保育院 时间:2004年5月26日11:37

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成为能力全面,人格完善,个性鲜明的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地说,是要求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在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了宽松,孩子才想说,愿意说,从而从中感受到说的快乐。在幼儿园,有很多教师以为坐地毯,自由发言,交谈是为了孩子创设宽松条件来学习,而我认为,宽松就是应该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没有恐惧,不强调对错与好坏”宽松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理解接纳,支持与鼓励”的。

宽松的概念应是广泛,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多的是心理的深层次平等。首先,平等交谈,接受孩子的言语方式。受生活经验,词汇量的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的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是正确或准确的,如看到郁金香谢了,他们会说“郁金香花死了”,在讨论“为什么小白兔没有被大灰狼吃掉”时,他们认定“笨的是大灰狼不会想办法,聪明的小白兔才不会被吃掉”。尽管如此,老师应该明白,孩子正尝试着用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他们能使用语言交流,表达及解决问题比正确地使用语言或造句更为重要。

其次,耐心等待,满足孩子言语交往的需要,耐心等待,意味着老师不应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孩子的智慧,意味着老师不能做孩子的仆人,包揽孩子应做的一切,意味着对于进步的孩子要耐心等待。在集体语言活动时,耐心等待不同的答案,如在语言活动《熊猫喜欢干什么》中,一个孩子说:“熊猫喜欢吃竹子”若老师立即肯定“你说得对”,就容易给孩子造成这个回答是唯一答案的印象,老师应当顾及大部分孩子的发展水平,换种说法“是这样吗?”,“你说得有道理”,“你说的也对”等,表示谈话可以继续下去,真正促使每个孩子去思考,表达。在结束时,才肯定“真的像某某小朋友说的,熊猫只喜欢吃竹吗”给那些孩子以鼓励。

老师耐心的等待是一份宽容,是我们教育者应给孩子的尊重,让其感觉你对他的信任,同时又给自己留有教育的余地。

第三,淡化竞争,减轻孩子言语发展的压力。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不知不觉中这股浪潮也袭进幼儿生活中,老师原想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但有时却让我们的孩子连“不知道”三个字都不敢说,过早地有一种“怕输”,“输不起”的心态。

在言语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之类的内容,我们发现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水平发展较好的孩子,言语水平滞后的孩子对此类竞争根本不感兴趣。每个孩子的学习速率是不同的,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要承认差异,允许差异,重视差异。幼儿园的言语活动,应淡化竞争,尤其是年龄小的幼儿,应改变一些活动形式,减轻孩子们说的压力。比如可视孩子言语水平采取集体,分组,个别的活动形式;集体中可采取“接龙”的游戏;几次反复后,孩子们明显地取得了进步。

第四,亲身体验,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开学后,许多老师都的第一首儿歌是《幼儿园像我家》。我想,新入园的孩子还未在情感上接受新环境,难以产生“幼儿园像我家”的情感;就选择了《香香鸟》。一瓶花露水调动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我扮演孩子的妈妈,伴随着“花露水,喷喷香;妈妈洒在我头上,我是一只香香鸟,飞到哪里哪里香”的儿歌,在孩子们的心里变得开心,爱说了。

有关季节类的文学作品,我们总是在幼儿园的花园里进行,冬天晒太阳时,在暖暖的阳光下,孩子们学习过的散文《落叶》回想起来,再背一背给他们增添了几分回忆。在集体的学习中,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用处,有趣及带来的交往的快乐。

总之,营造语言活动中的宽松气氛,应注意,孩子的心理特点。幼儿需要我们的“支持”而非“催促”,需要“自我认识与了解”而非“赶超别人”。、

 

西中一班

                                                                 刘苏芬

                                                             200212



 

【 相 关 文 章 】

CopyRu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远东保育院
技术支持:松昀科工贸责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