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活动 >> 正文
谈科技活动与幼儿的全面发展(暂)
转自:
远东保育院
时间:2004年5月21日21:30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替加快,又加上各种信息传播媒介的应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各种科技成果接触频繁,好奇、好问的幼儿会在生活中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为幼儿进行科技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幼儿园进行科技教育,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同时培养幼儿不断求知、探索、学科学的科技意识和创造才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长干科技,培养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为适应未来高科技社会的需要,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要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必须从幼儿抓起,让幼儿从小在科学的环境中成长。幼儿园通过开展科技活动这一渠道,使幼儿从小接触并学到一些科技知识,激发幼儿对科技现象的兴趣,利用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科学意识。例如:在中班《蛋的沉浮》这一活动中,幼儿将鸡蛋放大清水中它会迅速地沉到水底,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将食盐加入盛鸡蛋的清水中,并进行搅拌,融化后可以看到鸡蛋渐渐地浮到水面上来了。幼儿再加大清水后,鸡蛋又会渐渐地沉到水底。活动探索过程中,幼儿对这一物理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在大班 《冻冰锣》这一活动中,幼儿带着问题进行实验,"盛着冰块的冰桶能够将试管中的水冻成冰块吗针答案是否定的。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冰块桶中加盐,并进行搅拌,过了几分钟,冰桶中的小冰锣真的冻好了。幼儿被这一神奇的变化深深吸引住了,在一系列 "为什么"的问题之后,幼儿对食盐能够降低冰快温度这一物理原理有了初步的、粗浅的认识,同时也对科技活动充满了好奇心。这些活动将科技原理通过简单的可操作的小实验演示出来,激发起幼儿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幼儿科技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二、留心观察,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切认识过程都是从对各种物体和现象具体观察人手,幼儿认识世界是从具体的感知活动开始的,他们观察具体的事物,区别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从而发现事物间简单、明显的联系与因果关系,在科技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在他们面前展示了既熟悉又陌生的神秘世界,使他们对此产生好奇心,不断地提出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等一系列探索的问题,激发起幼儿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例如:在中班《小小美工师》活动中,幼儿将橙、绿、紫这三种颜色的彩色墨笔水分别滴在滤纸上,放置几分钟启明显会发现,原来的颜色圆点分散成为两种颜色,一滴橙色的圆点旁边显出一圈淡黄色,原来橙色的地方变成了红色,而绿色也分离为兰色和黄色,幼儿看到这一现象,立即惊奇地议论起来,对观察到的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又如:在钓冰游戏申,将一根线绑在游戏棒上做成钓竿,用线的一头去钓冰块,幼儿怎样钓都钓不起来,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将食盐撒在冰块上的线头上,放置几分钟,冰块将盐和线头冻在一起,冰块就被钓起来了。在等待的时间里,幼儿经过仔细的观察就会看到冰与盐的冻结过程,幼儿对这一观察结果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在实验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直接观察到一些物体和现象的特征及变化,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及探索欲,而实验成功的喜悦又会激起幼儿更高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养成探索的习惯。让幼儿学会自己观察、分析、探索问题,就等于给孩子一把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金钥匙,他们会自己打开知识的大门。
三、勤干动手,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 "高分低能"的书本人才,而是既懂得专业理论,又善于独立操作实践的综合科技人才,因而操作是科技活动的基础。在科技活动中,突出幼儿的操作技能不但符合幼儿好动的年龄特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中班活动 《会上坡的轮子》,教师给幼儿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如图钉、橡皮泥、曲别针、薯片盒、橡皮等。使幼儿将一放在坡上就滚下来的轮子想办法滚上坡。这就需要在轮子的一点加上重物,重物向下沉,带动轮子上坡。幼儿纷纷想办法并进行实验,有的幼儿将橡皮泥贴在薯片盒子上,有的将图钉按在薯片盒子上,有的将曲别针别在盒子上……许多幼儿经过反复操作、反复实验终于掌握了使轮子滚上坡的方法。在此活动中,幼儿掌握了加重物使轮子向上滚的方法,同时又练习了按图钉、贴橡皮泥、别曲别针等操作方法。相信这--操作活动的开展给幼儿留下的科技经验将是终生难忘的。操作活动也是幼儿进行科技活动的最佳方法。
四、善干用脑,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因生活经验缺乏,又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只看表面,认识肤浅。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幼儿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促使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在开展科技活动时,幼儿的兴趣和探索能力极易被激发出来。因而幼儿会主动的动脑筋思考,寻找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使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例如:在《会上坡的轮子》这一活动中,幼儿在给轮子周围添加重物后,依然有时会便轮子滚上坡,有时使轮子滚下坡,这就需要不断的反复实验、寻找规律、开动脑筋,寻找重物的摆放位置与轮子滚动方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会运用这一规律,使轮子变成一只听话的轮子,实践证明,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实验,终于掌握了将重物放在轮子上方,重物会带动轮子向偏于重物的一方滚动的规律,孩子们能够随心所欲的使轮子上坡或下坡。幼儿在实验探索的过程申,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五、积极交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客观事实是以直接感觉及其语言符号的形式反映在人脑中的,划「的认识与其语言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丰富的感性认识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源泉。科技活动的内容不仅能提供充足的材料,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而且在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发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科技知识是广泛的,幼儿在接触它们的过程中,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分析、推理,从而增强他们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能使幼儿理清思路,较为清晰的理解有关的科学概念,从中学到一些科技术语,使幼儿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丰富了词汇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利用科学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效的手段。
例如:在《会上坡的轮子》活动中,幼儿在表达、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中,必然会运用贴、别、按、及滚动等一些动词以及重物带动轮子滚动等一些科技语言,这无疑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在交流过程中,幼儿还需要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及过程进行讲述,这也需要幼儿对语言进行组织,这些都是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科技活动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条有利途径,每个幼儿园都应该积极的创造条件,大力开展这一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 相 关 文 章 】
CopyRu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远东保育院
技术支持:松昀科工贸责任有限公司